为深化青年学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理解,3月24日晚,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研习社在鄠邑校区博思楼B117教室举办“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历程”专题思政教育课。本次活动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莉副教授进行授课,来自经济管理学院、石油工程学院等五个分社成员参与学习。
张莉老师以一组中国近现代历史图片切入主题,系统梳理了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"”的历史脉络。课程从晚清“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”的时代背景展开,生动呈现了早期先进分子在救亡图存道路上的艰辛探索。通过对比洋务运动、戊戌变法等近代改良实践,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。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化基础时,张老师特别指出,李大钊、陈独秀等先驱创造性地将“知行合一”“经世致用”等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相结合,为理论扎根中国大地奠定了文化根基。
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,青年学子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踊跃提问。针对“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”这一问题,张老师以“天下为公”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契合、“民本思想”与人民至上理念的贯通为例,深入解读了两种文明的内在对话机制。课程通过历史叙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,全景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壮阔历程。
本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研习社年度理论学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该社将持续开展“经典著作研读”“红色基地研学”等系列活动,通过创新学习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。研习社负责人王佳妮表示,希望通过系统学习,深刻理解“两个结合”的理论真谛,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青春担当。


文字:王佳妮 图片:石玲玲
编辑:石玲玲 审核:张伟